box

box

box

招弟的故鄉 - 苗栗縣苑裡鎮

 

 

位置

    苑裡鎮位於苗栗縣境內西南隅,座落於大安溪中游北岸,與台中市大甲區相鄰。東有火炎山與三義鄉依傍,北靠通霄鎮,西濱臺灣海峽,是苗栗縣開發最早的鄉鎮之一。

地形

    苑裡的地形主要分為丘陵和平原兩大地形分區,依地型態可分成火炎山丘陵地和苑裡平原兩大區域。  苑裡鎮東部、東南丘陵高地,為苗栗丘陵南段,也是丘陵最高的部份,在此通稱為火炎山地區,主要近南北走向的峻脊為本鎮與三義鄉的天然界線,成為兩鄉鎮明顯的分水嶺。苑裡鎮西部和西南部地形為沖積扇平原,為台灣西部濱海平原的北端。苑裡平原,整體地勢由東南向西北低降,這種地形分布的特性有利於農業水利工程的自然流灌,因此也造就本平原成為地沃土肥的水稻盛產區。

地名緣由

    苑裡原為南島語系平埔族道卡斯族「喔灣麗社」的居住地,所以地名是源自於平埔族道卡斯族苑裡社(宛里社,Wanrie)譯音而來,依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就番語語言譯為「里灣里」,在簡化番語之下,由「彎里」、「灣麗」,清乾隆年間,灣麗社地區田園美如花園,因而將「灣麗」命名為「苑裡」,仍至古文獻所稱「宛里」、「苑裏」,與今日的「苑裡」均為同音異字,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

    苑裡鎮原稱為是「蓬山八社」的主要地區。所謂八社即是大甲東、德化、雙寮、日北、 苑裏、貓盂、房裏與吞霄等社。就目前行政區域劃分,蓬山八社有半數包括日北、苑裏、房裏、貓盂等四社在苑裡。

    依日治初期蔡振豐所修的《苑裏志》,滿清時代,曾設苑裏堡,轄三街四十二莊,為轄域包括今天的通霄,若以今天的行政區域觀察,本鎮則有苑裏街、北勢莊、瓦窯莊、水頭莊、客莊(又名永興莊)、房裏街、西勢莊、海口莊、苑裏港莊、貓盂莊、山柑尾莊、社苓莊、山柑莊、公舘莊、虎尾藔莊、田寮莊、苑裏坑莊、舊社莊、青埔莊、芎蕉坑莊、山腳莊、南勢林莊、石頭坑莊、水圳頭莊,合計二街廿二莊。1945年,苑裡街改為苑裡鎮,現在共有廿五里,各里及里間之地名有延續舊稱者,亦有新稱者。

歷史

    苑裡的開墾史最早可追溯到滿清時代,而今日苑裡阡陌縱橫的良田的基礎是奠立於日治時期,莫約在大正十年前後,完成大安溪堤防工程和苑裡圳灌溉水門及渠道工程,為開發溪床新生地,特訂定獎勵開墾搶耕計劃,頓時吸引大批客家人士,以最原始的人力、牛力、和手推輕軌台車,在地及客家族群遷徙開拓農田面積居全縣之冠 造就了今日苑裡號稱苗栗穀倉。

產業

    苑裡素有苗栗穀倉之稱,是稻米生產重地,也是藺草飄香勝地。先民從道卡斯族人移承藺草紙織手工藝的技術,加以研究開發深耕深根,成為苑裡鎮的重要文化產業。5O以上歲數的婦女朋友多是藺草編織高手,而藺草產業在4O至6O年代,是藺草編織史上最興盛的時期,幾乎每家每戶在經濟利益的引領下,男女老少都必須列為工藝傳承的重要產業之一。

特產

    稻米(以山水米聞名於世,鴨間稻)、藺草、陶瓷、魚丸、土雞、臭豆腐、稻間鴨、磚雕。

藺(ㄌ一ㄣˋ)草

    苑裡藺草編織起源為清雍正時期,現有名的大甲帽蓆,其實應正名為苑裡帽蓆,日治初期,苑裡對外交通不方便,蓆製產品皆由大甲檢查出口,因而被誤稱為大甲帽蓆。草編是以三角藺草之莖,編織成草蓆、草帽、手提袋等,頗受中外人士喜愛。藺草的編織可說是苑裡鎮的百年傳統產業,從清末年初時就開始流傳,據說,最早是居住在苑裡的兩位平埔族婦人,利用野生的三角藺草晒乾壓平之後,  將其編織成草蓆、籠頭等生活用具,隨後再經過編織技術的精進與取材的變化,使得藺草的編織工藝,成為當地平埔族人生活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苑裡的傳統產業

    藺草編織是苑裡的百年傳統產業,早在清朝末年即開始流傳,日治時期開始外銷到日本,國民政府來台初期達到高峰。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藺草編織業,而女性更是主要的手工來源,不同於其他漢人社會的女性,苑裡的女人不學針線刺繡,而必須學習編織草蓆,作為家中主要的收入,尤其是有圖案的蓆子,可以為家裡掙得更多生活費,也無怪乎當時流行重生女不重生男;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在早期的苑裡並不盛行。當時一個家庭若是有一個人會編織蓆帽,就可以養活六口人;而男人除非有自己的事業或公職,否則除了加入編織草蓆、草帽的行列之外,就是代替女人處理家務雜事了。

苑裡藺草編織的起源

    傳說清朝年間,有兩位居住在苑裡的平埔族婦人,把大安溪下游兩岸的野生三角藺草曬乾壓平,然後編織成草蓆、籠頭等用具。後來有一位雙寮社的婦人,將三角藺草的莖折成細條,編織出更精細的草蓆。同時她為了加以善用藺草,於是把野生的藺草苗移植到水田種植,其他社的婦人也開始學習依此方法種植藺草,而藺草編織工藝也隨著材料取得便利而興盛,成為當地平埔族人生活文化的一環。
     漢人向平埔族人學習編織藺草的手藝,逐漸改良種植技術與編織方法,於是發展出後來的「苑裡藺」。分布在大安溪附近的婦人,如苑裡、大甲、通霄等地,也盛行以編藺草為謀生方式,於是此項技藝漸漸流傳開來。直到日治時期,日人因感苑裡對外交通不便,帽蓆產品都統一由設置在大甲的「帽蓆檢查所」檢驗後再轉銷各地,因此一般都誤以為大甲才是帽蓆的主要產地。 關於藺草帽編織的來源,相傳來自清末婦女洪鴦,因兒子的頭上生瘡化膿,又髒又臭,經常被蒼蠅叮咬,無法忍受,洪鴦為了保護幼子,於是編出了一頂藺草帽給兒子戴,結果受到鄉人讚賞,紛紛向她請益,洪鴦也樂於指導,甚至開班授徒,於是編織藺草帽在苗栗沿海地區成為風氣。洪鴦1853年出生於通霄白沙屯,22歲時與住在苑裡鎮西勢庄的高治結婚,婚後才學習藺草編織,由於手工精巧又不吝於傳藝,受到地方民眾的尊敬。昭和15年(1940),台灣總督府為肯定洪鴦對於草帽產業的貢獻,特別頒發綠綬褒章給她,隔年她以89歲高齡離開人間。她的玄孫高志輝將這枚一直被視為傳家寶的獎章捐贈給苑裡藺草文化館,成為「鎮館之寶」,目的是希望洪鴦為地方的貢獻不會被遺忘,同時也希望苑裡的帽蓆產業能繼續傳承。如今藺草文化館前立有一座雕像,是描繪洪鴦指導小朋友草編技藝的景象,也傳達了此地對於洪鴦的追念。
     藺草編織雖然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沒落,然而直到今天,在苑裡仍舊可以看到婦女群聚編織蓆帽的景象。因應消費需求與習慣的改變,藺草編織物也變得多元,包括拖鞋、手提包、肩背包、名片夾、手機袋等種類繁多,館內有多樣展售品可供選擇。

認識藺草

    藺草是一種屬於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茳(ㄐㄧㄤ)肚或蓆草,俗稱大甲藺、苑裡藺。藺草的莖成三角形中空,葉山退化,高度約1~2公尺,隨著生長季節的不同,高度或有變化。花叢的形狀略似松果,呈橢圓形或圓錐狀,剛結果時為綠色,待漸漸轉成淡褐色,即表示已成熟,可以收割了。藺草大致可分為鹹水草與淡水草,鹹水草生長於海邊一帶,通稱為鹹草(閩南語)或燈心草,品質較粗硬,一般常用來綑綁貨物。淡水草就是用來編織苑裡帽蓆的原料,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苑裡藺」、「蓆草」。苑裡藺草栽種在水田中,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稻禾,每年2~3期的收穫,因氣候或播種的時間而異。播種時間約在農曆12月左右,若提前則可收三期。從種植到生產的過程,大約可分為「選苖」「耕田」「插秧」「定期施肥」「3個月成長期」「收割」「曝曬乾燥」「收成」「整理」「加工」而成為可進行編織的材料。

鴨間稻

    「鴨間稻」是「採用稻鴨合作的耕種農法來種稻,以前農夫把鴨子養在田裡, 讓鴨子幫忙照顧稻子」。鴨子會幫忙吃田裡的害蟲,也會吃農民最頭痛的福壽螺,再加上鴨子的腳在田間活動划水,會把田裡的水弄混濁,讓陽光沒辦法行光合作用,田間的雜草就長不出來;而且鴨子的糞便掉在田裡,是天然有機的肥料;再加上鴨子在田裡走來走去,也會刺激稻子往下紮根,讓稻子長得比較強壯。

    由於苑裡沖積扇平原的土壤肥沃,較一般平原的排水功能良好,是全省唯一特有的活水田,且日照充足,而白天西南海風吹向稻田,空氣流通,不易發生稻熱病;夜晚雪山的冷空氣,順著大安溪谷直吹苑裡沖積扇平原。因為日夜溫差大,最利於稻作植物葉片行光合作用,而鄰近火炎山受擠壓海拔地形的影響,土壤富含有機質,使此地稻穀特別飽滿營養,再加上種植稻米最重要的就是「水源」,苑裡有來自大安溪的清澈水源,到民國97年為止,大安溪還是99.7%不受污染喔!有了乾淨的水源,才能種植出有機的好米。

資料來源

1.     苑裡幸福http://papago.yuanli.gov.tw/yuanli/

2.     苑裡鎮公所

3.     維基百科

4.     山水米有機稻場http://www.organicrice.com.tw/

 
 
沒有欺暪味蕾的機關,只有食材的原味與糙米的懷舊香氣。初見貌不驚人,細品回味無窮!回歸大地賜予的單純滿足。